《大圣归来》7年后,这个男人终于回来冲刺春节档 - 《大圣归来》7年后,这个男人终于回来冲刺春节档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1-27 浏览次数:179
1905电影网专稿 动画电影《深海》进行了百城点映活动后,当晚,片名话题冲上热搜前位。从网络上的反馈和关注来看,多数关注来自影片的导演田晓鹏。他7年前执导的动画电影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(下文简称《大圣归来》),从不被看好,到无数人为其发声,成就“自来水”神话。票房、鲜花、奖项……接踵而来,在所有人眼里,这部动画电影是“国漫崛起”里程碑式的作品。无数观众期待他推出续作,将这个IP变成系列作品。但他并没有,而是埋头将《大圣归来》里一段概念开头进行技术研发,并联合制片人易巧创作了全新原创IP动画电影《深海》。易巧同样不容小觑,作为制片人,推出过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《姜子牙》等作品,票房和口碑更已不需赘述。这两位在外界看来已经获得成功的动画人,或许在商业上,早已摸索出自己的“方法论”,但似乎他们并没有把这一切放在《深海》之上,而是选择重新的开始。这也成为了我们试图走进《深海》的关键,为什么不用过往的成功,为新作制造话题,进而带来更多的票房呢?制片人易巧在接受1905电影网专访时,用他们的答案,串起了属于《深海》的冒险。01.易巧是自诩是泪点比较高的人,但是第一次看完《深海》的剧本之后,“我痛哭流涕”,那时候他决定要和这位动画人一起把这个故事做出来,至于过去的经验、逻辑、方法论,都不再重要。因为在《深海》里,他看到了创作者的真诚,看到了田晓鹏又一次的自我解剖。2015年,《大圣归来》成为那个夏天的关键词,光线传媒旗下的彩条屋影业也开始对动画电影市场进行探索和拓展,一口气投资了不少的动画影企,其中就包括了田晓鹏创立的十月文化。时任彩条屋影业总裁的易巧,和田晓鹏一起拜访了不少海外成功的动画公司,看着别人的成绩,再看看自己当时的成果,“我们都在想,应该做点不一样的东西。”田晓鹏想到了《大圣归来》的片头,于是抛出了一个构想,这本就涵盖了中国独有水墨风格的内容,有没有可能变成全片?回国之后,田晓鹏几乎婉拒了各种采访通告之类的邀约,一头扎进创作。而易巧也全心投入到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等作品的创作和开发。双人故事并不是平行线,彼此还是聊故事,聊创作。易巧也会把遇见的优秀动画人介绍给对方,其中就有导演饺子,“他们两个人都是非常心心相惜的创作者”。易巧还记得第一次和饺子谈合作的时候,对方还只是一个动画外包公司的老板,就直接放出“我要做一部很牛的电影,要让动画天翻地覆,就要闹海”的壮志豪言。一种令人“脚底抠地”的尴尬,但也恰恰足以证明创作者的“天才”,在电影里喊出那句,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田晓鹏的创作也是如此。2012年,他几乎砸锅卖铁做动画,对外他是一位动画导演,可是一个没有代表作的导演,甚至是担心让孩子在学校不好提及自己的父亲。这种情绪放在了电影《大圣归来》里——“大圣,你好牛!你是齐天大圣对不起!”“我不是,我飞不起来,我不牛,你不要跟着我了。”在彼时的田晓鹏心里,或许有着不自信,自己可能会拖垮家庭,如果作品砸了,可能会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。《大圣过来》第一支预告出来的时候,网络各种质疑,为什么孙悟空是马脸?为什么又魔改《西游记》?影片第一次露脸是在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,那时候的宣传方想尽各种办法邀请奔波在各个发布会媒体,希望大家能留给电影2个小时的机会。最终,电影成了,上映后4天破亿,风光无二。但这并没有给田晓鹏带来足够的兴奋和喜悦,在易巧看来,“《大圣归来》票房很高,反而给他带来更大的冲击,让他陷入了有一点点封闭的状态。”优秀的创作者从来不会将自己陷入泥泞中,“他开始思考自己要怎么驱散阴霾,思考成功之后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。”这是过去易巧做每个项目开始,先问创作者的问题,为什么要拍这个片子。这一次,他将这个问题抛还给自己。朴实、真诚的表达,成为《深海》给予易巧的后劲,从田晓鹏工作室回家的路上,易巧仍沉浸其中,车里的安静,车外是热闹嘈杂的北京城,“我会想我为什么会哭,我为什么愿意为它抛弃我以前做的一切。”思来想去,答案也很简单,“导演的生命力。”02.市场对商业电影的定义没有绝对定论,但至少从标签化的概念来看,《深海》的故事并不商业。影片讲述一个叫参宿的小女孩,她代表了生活中很多普通人,“我们想做一个平凡英雄,想表达人内心的困境,如果当我们陷入黑暗,我们有什么可以支撑走出去呢?”在整个创作过程中,易巧不止一次听到各种消极的质疑,真的要这么做吗?会不会太冒险?从宣发工作一路走到现在的他,非常清楚,这是冒险。但他也很明白,高票房电影没有公式,不可能说简单的只是拍个续集,就能成功,即使最后去做《大圣2》《哪吒2》,如果没有足够的生命力,“那也只是简单的升级,没有意义。”就职彩条屋影业期间,易巧见过很多动画人,他几乎和每一个合作的导演说过类似的话,“我把所有的后路都砍掉了。你不要怪我没那么成熟,我也不怪你没有做过……肯定要走遍千山万水,遇到千难万阻,但是我们可以花三到五年时间去做。成了,可能就是我们的路走对了;没成,一定是做得不够好。市场不会辜负任何一部好作品。”这一次也似乎如此,但只保留了后半段,《深海》的冒险成与不成,还得需要市场和观众。只是《深海》不止3、5年,一做就做了7年。2017年的时候,田晓鹏把易巧请到公司,给他展现了过去2年的成果,“故事我们一直在聊,但没想到他已经行动起来了,甚至完全没想到,他把整个体系做出来了,非常动人。”那只是一个3分钟的片段,怎么把它变成100多分钟的内容,成为了《深海》团队都面对着的最大问题。预算、研发、人员……所有问题在2020年前后被卡住了。易巧做完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之后,离开了彩条屋,加入十月文化,全力投入到《深海》的团队中,“重新梳理,重新出发,团队从原来的60人扩展到现在的200人。”2020年国庆档,电影《姜子牙》上映,观众都被片尾《深海》的彩蛋惊艳。彼时,距离原定《深海》的上映时间,不足2年。这个过程是磨人的,团队都希望能量产,但不能保质的话,量产只会是空话,“差不多经历了1年半,2021年底,我们才真正算开始做完所有场景,逐渐进入量产的阶段。”03.2019年,一句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开启了整个市场对金句情绪的追求,很多动画电影都开始追求“燃”。《深海》没有,它的故事也不合适,“这是一个面对自我的故事。”易巧很清楚,这个故事和观众见面之后,“应该会引起挺大的争议。”《深海》会有一些门槛,但至于门槛到哪里,谁都说不好。在整个创作过程中,田晓鹏也会考虑市场,觉得适当融入笑点,但易巧反而觉得,“我们不是卖笑点,强加的东西不如去掉,不要影响全片的风格。”影片首轮点映之后,正如易巧预估的一样,有人觉得故事简单,有人则被故事和情绪戳中。只是从团队看来,“我和田导都在追求,希望这个电影是有意义的。我们希望去做一部好看的电影。”没有IP,没有明星,甚至《深海》的宣传都向两位动画人过往的成功案例借力,用全新的姿态面对市场。如今,电影《深海》已经见天地,后续市场会如何呢?易巧没有答案。田晓鹏给电影《深海》的推广曲《小丑》写了歌词,里面有句话,“他很浮夸,说有魔法,人来人往别人都把他当笑话,别笑他。”是啊,别笑他,《深海》是冒险,而冒险从来就没有肯定的答案。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