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扫黑行动》连夺日冠 为什么观众偏爱扫黑题材? - 《扫黑行动》连夺日冠 为什么观众偏爱扫黑题材?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1-27 浏览次数:76
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《扫黑行动》上映前,我们做了一个假设。该片导演林德禄此前执导的《反贪风暴》系列之所以能成为“黑马”,一方面是一部接一部培养出来的IP效应,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主演古天乐的号召力。那么,没有了这两张“王牌”之后,林德禄“北上”拍摄的这部《扫黑行动》,还能卖座吗?影片上映至今,蝉联了7天的单日票房冠军,距离破亿,仅一步之遥。从“反贪”到“扫黑”,不同题材之下的警匪片,或许对于林德禄而言,仍属于安全范畴中的创作。即便没有了古天乐,《扫黑行动》的演员阵容同样堪称豪华,集结了周一围、秦海璐、张智霖、王劲松、曾志伟、吴孟达等一众实力派演员,多数是过往警匪题材影视作品中的熟面孔。与此同时,故事涉及了套路贷、暴力催收、官商勾结等案件背后,公安干警扫黑除恶,打伞破网,多是切中当下老百姓关心的社会议题。从《反贪风暴》系列到《扫黑行动》,林德禄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,加上如今“扫黑题材”的频频出圈,《扫黑行动》的成功已不予言表。它真的只是赢在这里吗?或许不止于此。Part.1不管是《反贪风暴》,还是《扫黑行动》,林德禄似乎都有些“过火”。不可否认的是,在电影口碑方面,虽然目前《扫黑行动》尚未完全开分,但过去《反贪风暴》系列,除了第一部微微高出及格线,其他都不容乐观。《扫黑行动》的创作,始终抓住一部分观众过去对《反贪风暴》系列最基础的娱乐观感。虽然《扫黑行动》的故事发生在内地,但林德禄的拍摄方式依旧处于港片的创作框架,就连他自己也坦言这是一种相似的感觉,是一种创作变奏,“把‘反贪’的感觉延伸到另一个故事中。”在《扫黑行动》中,仍然能看到独属港片“尽皆过火,尽皆癫狂”的气质。故事在“扫黑”的框架之下,创作中直接带出正反对立的故事情节,斗智斗勇的双方,背后“大老虎”身份层层反转,同时在对决中,用动作场面给予超爽的观感。毕竟,不管是“反贪”,还是“扫黑”,都是典型的警匪电影。这和林德禄自己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。在1980-1986年期间,他真的在ICAC(香港廉政公署)工作过,后来复出拍摄了电影《廉政第一击》。之后再拍电影的时候,制片人黄百鸣就直接点出他的问题,“你还是拍反贪的题材比较好。”于是,《反贪风暴》系列应运而生,原计划三部曲的创作,也因为市场的反响,最终拍摄了5部。而紧随其后创作的《扫黑行动》,得到了很好的创作延续。《扫黑行动》和《反贪风暴》又不完全可以进行类比,从剧情设计来看,故事中单纯内部的廉政整顿,逐渐扩散到老百姓层面。虽然在《反贪风暴》系列中,林德禄同样有部分笔墨描写了受到迫害的老百姓的场景,但是那种跑马灯式的镜头抓取,相对而言,较为浮于表面。在《扫黑行动》则加重了笔触,前期利用对套路贷和暴力催讨的事件描写,一环扣一环,从生活外围切入,直到把背后的“大反派”挖出来。Part.2可见,《扫黑行动》虽不是《反贪风暴》系列,但处处都是《反贪风暴》的影子。从各家平台来看,《扫黑行动》的票房数据来源,和《反贪风暴》系列近乎持平。该片在四线城市想看指数占比,相对较高,尤其是广东省单省首周票房,就占据了该片首周票房的1/6,成为该片票房的核心支柱。一方面,相对其他地区对导演林德禄的认知仅在《反贪风暴》上,华南地区的观众对这位电影人更加了解;另一方面,电影中,同样集结了像张智霖、曾志伟、吴孟达、吕良伟等香港演员,这些“大湾区”的熟面孔,具备一定的市场亲切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片的取景地同样是在广东地区,地区本身的亲切感,同样是能增强该区域观众的观影欲望。《扫黑行动》不仅得益于香港电影的余热,同时其本质上仍属于犯罪悬疑片的类型范畴,在此基础上,观影受众也能从华南地区,扩散到偏爱犯罪电影的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,这些多维度的扩列,也让《扫黑行动》即便没有《反贪风暴》的旗号,同样拨得头筹。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,《扫黑行动》确实做到了市场精准投放为策略的宣发方式,针对性抓住受众人群和地区,结合关键的时间节点,借用双十一这个特殊档期,适当地进行策略延展,因此也让影片在市场上,获得了更多生机。Part.3《扫黑行动》能卖座,似乎并不意外。去年五一档的同题材电影《扫黑·决战》,就曾以黑马之姿,杀出重围。与此同时,剧集《扫黑风暴》更是一度火出圈,成为去年现象级作品。此外各种相关题材的剧集,比如《破冰行动》《三叉戟》等作品,都广受观众偏爱。不可否认,扫黑题材已然是当今社会中的“香饽饽”。而这些影视作品背后,都将现实和影视形成了闭环关系,电影《扫黑行动》则由中央政法委提供的真实案件改编。而剧集《扫黑风暴》创作中,涉及了现实中的“孙小果案”、“邓世平案”等。从2018年初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出的《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》,部署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到今年5月,为保障扫黑除恶工作更好开展和推进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》正式施行。不可否认,自上而下,环绕关注百姓生活,也让这类题材电影更贴近群众本身。很显然,从《扫黑·决战》到《扫黑行动》,这种观影情绪同样是一脉相承,备受观众期待和关注的。而这些作品多数没有过多规避“扫黑”,从片名就直接以此命题,剧情则从扫黑专案组深入某地的调查,上至相关部门内部,下到百姓经历的案件,即便面对阻扰,始终坚持与黑恶势力展开斗争,揪出“保护伞”。除了这些已经和观众见面的影片,该题材的其他作品同样备受关注。剧集《扫黑风暴》的导演五百最新执导影片《扫黑·拨云见日》一经官宣,就被很多人加入了观影备忘录。有趣的是,该片的主演肖央在《扫黑行动》中有彩蛋的客串,而两部电影背后均有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的参与。作为现实主义题材,扫黑题材的影视作品不仅仅让观众单纯从观感上,找到情感刺激,更是沉浸感受在当下大环境中,最与之相关的现实反馈,同时实现了普法教育。诚然,《扫黑行动》只是一次前进,相信未来还有《扫黑·拨云见日》等一批扫黑题材的影视作品。不管是电影,还是剧集,创作者都会保持创作激情的时候,用最纯粹的作品,实现和观众的沟通。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